这些天,朱允熥被奴隶和权贵的事给弄的头疼,脑子不那么清楚了。

    说是奴隶和权贵的矛盾,其实就是寒门和贵族之争。

    到底是皇后,有点见识。

    “你读过书?”

    “臣妾自幼读书。”

    “真是贤内助啊,你的意思是说,朕应该同意和亲,然后乘瓦剌不备,暗中命人去瓦剌,逐步瓦解他们?”

    皇后红着脸一笑:“陛下圣明,臣妾多嘴了。”

    顺着皇后的意思,朱允熥再细细一琢磨,策略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在位时期,大明就数次攻打瓦剌。

    历史中,朱棣也多次打瓦剌,虽说每次都能重创瓦剌,却无法消灭瓦剌。

    瓦剌人掠夺大明,能被驱逐出去,是因为他们水土不服。

    因为瓦剌是蒙人,住在高原,气候和大明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朱棣的兵马强大,兼有姚广孝之智,但水土不服这个事,再厉害的军师也解决不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明为何无人能消灭瓦剌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瓦剌人之高原,草原辽阔,大明兵马一去,他们可做鸟兽散。

    加上对地形的熟悉,可以对明朝军队分而击之。

    最后,明朝军队粮草耗尽,军中将士身体不适,导致不得不撤兵。

    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,瓦剌变能重整旗鼓,再次掠夺大明边域。

    这群鞑子也很聪明,知道自己不适应平原气候,所以只掠夺大明边缘地界,从不深入,让大明历代皇帝都不堪其累。

    瓦剌还是很强大的,他们不但可以与鞑靼保持势力争夺,还能用余力来攻打大明,是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。

    瓦剌、鞑靼,都是明朝的外患。

    两者相互攻击、又相互依存。

    确实不好对付。

    瓦解这样的两大部落,用兵马征服是不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