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沉默的李进此时要开口了:“陛下,这不合规矩啊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自三皇五帝到如今,官员的任免,一直都在天子手中,只有皇权最大,如果将官职的任免交到百姓手里,那皇权就削弱了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哼哼作笑:“李进,难得见你提意见啊。不过朕告诉你,民贵君轻,君尚且轻,何况是官员呢。用屠刀来吓唬官员,总有官员心存侥幸,觉得自己不会被朝廷给监察到,这种心理让她们可以放手去的去结党营私。”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事,随时会被百姓给扒拉下来,他们还敢这样么?”

    李进又说:“陛下,我朝官员俸禄不高啊,吃力不讨好的事,似乎……似乎……”

    他说不下去了,李进突然间感觉自己的话太多。

    一想到朱元璋那双眼睛,他就浑身发怵。

    朱允熥很理解他:“你的意思是,官员本来就穷,还要卖力地替百姓造福,会导致无人肯做这个官,是么?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“那朕就再发一道恩旨,所有官员,都可以经商,并允许加入财神阁,所有的生意,都由朝廷来保障。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官员能经商?

    这种事,貌似只有宋朝允许吧。

    台阶下,十几个官员差点就要议论起来了。

    朱允熥指着他们:“今天上朝,言者无罪,有什么话,都可以拿来说。”

    有一人下跪:“陛下,官员经商,这是耸人听闻啊。不仅仅是本朝,细数唐、元,乃至之前的秦皇汉武,又或者是晋隋两朝,都是不允许官员经商的啊。官员经商,会大肆滥用职权,导致百姓怨声载道。”

    “哼,你的记性可不好,朕刚刚说了,官员的任免在百姓,不在朝廷,也不在朕。一旦有官员滥用职权,百姓可以上书,就是说,所有的百姓都是御史言官,凡是有阻挠百姓上书的,一律处斩。”

    这一点,朱允熥的做法和朱元璋是一致的。

    在这之前,朱允熥重商,设立财神阁,导致一大批人都反对,但事实证明,他的做法是对的,国库现在越来越充盈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没人主动提出‘财神阁’不对的原因。

    现在朱允熥又提出让百姓任免官员,官员还可以经商,皇帝的每一项举措,都有开天辟地之壮举。

    一时间,令人无法接受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