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走,去中书省。”

    临走,朱允熥也回头多看了那个女人一眼。

    和皇后,瓦剌妃子相比,这个女人的确惊艳。

    去中书省的路上,朱允熥左思右想,还是打算让三宝将她的背景查清楚。

    因为朱允熥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好奇。

    到中书省之后,朱允熥将武官考试的项目看了看。

    武官考试无非两点,一是擂台较量,二是开卷考试。

    由朝廷出题,随便拟一个军事题目,让所有人答卷。

    总体来说,文人考试更容易当官。

    因为八股文属于死东西,背书背的好就行,再不济,也能当个库房文书什么的。

    可武将考试就难的多了,朝廷开试,考出来的人,必定是要带兵的。

    大明从建国开始,举办过三场武官考试,选出来的人,最低也是千总级别的将军。

    可是纸上谈兵的毛病不能惯着。

    之前领兵驻守鞑靼边境的将军姓钱,就是洪武年间最后一次武官考试选拔出来的人,结果如何呢,此人在朱允文坐朝期间,广收美女,骄奢淫逸,连鞑靼入城抢夺,他都不闻不问,还脚底抹油跑路了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武官选拔不能靠书卷考试,否则选出来的人,多半是‘赵括’这类人。

    比如有实战演练才行。

    李进和刘璟一起拿出了科考题目,二人商议好几天才得出的结果。

    可是,朱允熥只看了题目一眼就丢掉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这是?”

    “武官选材和文官大不相同,现在连文官都的选拔都要由朕出题了,武将么……必须是能带兵打仗的,而不是只会在纸上写写画画。朕可以容忍一个武将没读过书,但绝不能容忍他面对敌军的时候,毫无策略,要是这样,还不如直接找个文官去打仗呢,还考什么试呢?”

    李进与刘璟相互一望,二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朱允熥一声吆喝:“三通!”

    三通从院外跑了进来: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传旨,在城外西郊山林处布置考场,你亲自带队,埋伏五千人在山中,选好特地位置,不可轻易被人发现,每个人配备精良器械,一定要带弓弩和干粮。具体怎么做,后天一早,你来御书房见朕,朕会告诉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