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水位逐渐下降,露出了久违的河床,两岸的百姓们,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。

    他们纷纷跪倒在地,朝着杨潇的方向磕头谢恩。

    “青天大老爷啊!”

    “杨大人真是活菩萨下凡啊!”

    “我们江南百姓,以后都要给杨大人立长生牌位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面对百姓们的感激和赞誉,杨潇只是淡淡一笑。他来江南,可不是为了博取名声,而是为了完成皇上交给他的任务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南水北调的重头戏了,把河改道运到北方。

    洪水退去,露出满目疮痍的景象,原本肥沃的良田被泥沙覆盖,房屋倒塌,百姓们流离失所,哭声震天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这片哀鸿遍野中,却也蕴藏着希望的种子。

    水龙骨的成功,让百姓们看到了重生的希望,更让那些原本对杨潇心存疑虑的官员们,对他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“杨大人,您这水龙骨,当真是神了!”

    一位身材圆润的官员,挺着肚子,满脸堆笑地凑到杨潇跟前,那谄媚的模样,像极了哈巴狗看到了肉骨头。

    杨潇微微一笑,不动声色地避开了那油腻腻的肥手。

    “大人过誉了,这水龙骨不过是些许奇技淫巧罢了,真正能造福百姓的,还是那南水北调的大计啊!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杨大人高瞻远瞩,下官佩服!”

    那官员连连点头,眼珠子却滴溜溜地转着,不知又在打什么鬼主意。

    杨潇当然知道这些官员心里在想什么,无非是担心自己动了他们的蛋糕。

    南水北调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。

    且不说那工程浩大,耗费巨大,单是那改道之事,就足以触动无数人的利益,到时候那些地主豪强,官宦人家,还不都得跳出来反对?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杨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他来江南可不是为了和这些酒囊饭袋虚与委蛇的,他有他的使命,也有他的手段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里,杨潇亲自带人勘察地形,测量水文,绘制图纸。

    他走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,足迹踏遍了每一个角落。他白天顶着烈日,与工匠们一起研究方案,晚上则点灯熬夜,修改图纸,常常是废寝忘食,不眠不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