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广孝对朱棣说的话并不多。
要在过去,他会滔滔不绝、口若悬河。
但上次朱棣对他产生戒心之后,姚和尚就知趣多了。
他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,再得到重用,也始终是个外人。
“军师,你说,如果本王再次起兵,那……那史书会怎么评价?”
和尚叹息摇头:“王爷,从我的角度出发去看这件事,皇上不会杀您,他在将圣旨给您之后,还让中书省拟旨,昭告天下,以示他的诚心。如果他食言而肥,那天下可就人人自危了。”
“可你刚才说,皇帝说过的话,未必会当真。”
“我是说过,因为他是天子,是一国之君,天子想要收回自己的话,从会有办法。只要您忠于皇上,他即便要撤藩,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。”
说到这儿,姚广孝给燕王出了个主意。
请求圣意,驻守大同,二十万人就留在这里,抵御瓦剌。
皇帝在应天,鞭长莫及。
纵然朱允熥很有战争头脑,可从他重用燕王来看,朱允熥是不会轻易御驾亲征的。
因为朝廷还有不少人属意朱允文,像宁王这样的人,对他就不服。
也是因为如此,皇帝才会器重燕王。
“王爷,以在下愚见,瓦剌在一日,您的日子就好过一日。”
朱棣听的明白了:“你是说,如果本王灭了瓦剌,那……皇帝就用不着留着本王了?”
这个么,姚广孝就不开口了。
历史上,不杀功臣的皇帝,只有秦始皇一人而已。
离开王府后,姚广孝一出门就见到了张信。
张信护送他来大同和燕王见面,就没离开。
似乎是替朱允熥一直盯着燕王。
“张将军,你在跟踪我么?”
“军师误会了,我是感觉要出事,想来和军师商量,免得王爷走错路。”
“你知道军粮的事么?”